| Luce Design

日有所思 夜有所想

——“光±”公共艺术展主创设计师访谈

文/郭默

作为2017年“深圳首届设计周“分会场活动之一,“光±”公共艺术展将于4月7日在深圳拉开帷幕。“深圳设计周”由深圳市政府主办,是深圳最具代表性的大型文创设计活动的重头戏,而此次“光±”公共艺术展,则是关注了一个小范畴的艺术领域——“光影艺术”,本次展览以工作坊的形式作为开端,邀请了业界内知名的建筑设计师、室内设计师、景观设计师、灯光设计师等20余人,以光为核心元素,共同创作了一系列的公共艺术作品——“以光为媒,跨界合作”。

临展前一周小编终于有机会采访了策展人和部分主创设计师,其中谈到了很多关于此次展览、关于作品以及作者对“光”认知的相关内容,小编专门整理了这篇文章,以供大家先睹为快。

——访策展人/照明设计师 黄武军

image001

黄武军  国际照明设计师协会(IALD)会员;

华人照明设计师联合会(CLDA)学术理事、副会长

灯光方程式  设计总监

筑光部落(灯光艺术策展机构) 董事

从事照明行业20多年,在整个照明产业链中的多个领域均有涉足,主创作品曾获2009年全国公共建筑装饰工程类及公共建筑装饰设计类双项金奖;2012年创办“灯光方程式”设计工作室,致力于提供系统、精准、便捷的照明解决方案,最大程度提升“光”的价值。


image002
(灯光装置《截光留影》 / 黄武军&戴汉桥)

作品概要:装置通过简单的互动操作,“截取”每一段穿过装置内的光线,让不同的影像得以在指定的立面上直观呈现。

创意来源及创作意图:参考墨子在2000多年前探索光学现象的实验过程,用现代的光学技术进行实践,借此致敬古代先哲朴素、执着的“匠人精神”。

 编:作为策展人,您是怎么想到联合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并邀请其他非灯光专业的设计师参与创作的?

黄:其实从2013年的第五届深圳建筑双年展开始,作为灯光顾问,我已经连续两届和主办单位的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合作了,受他们的启发,我意识到“照明设计”应该让更多从事设计行业甚至是艺术家等专业团队来关注,希望这个“小专业”能够有机会让更多的人去认知、去发掘更多实际应用的可能性。这次展览,就是以“跨界工作坊”的形式陆续展开的,和建筑师们一起头脑风暴,听一听他们对灯光的想法,这是一个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的事情。同时,我也期望大家能够从相互交流及协同创造的过程中,通过这些“跨界成果”去探索公共人文艺术的崭新表达方式。

编:您这次展览有参与创作吗?

黄:是的,除了我和同事戴汉桥一起创作的《截光留影》外,我还配合筑博建筑的冯果川冯老师完成了作品《白非白》。其实此次展览的有很多作品都是以小组为单位、跨界联合创作的,另外,我们还邀请了室内设计师、景观设计师和四川美术学院的教授、学生一起来参与创作。

编:这次展览的核心元素是“光”,可以说一说灯光设计这个行业吗?

黄:首先,灯光设计或者说照明设计,它是一个“既专又泛”的行业,需要有设计师的思维和工程师的逻辑,设计需要在充分理解设计对象(城市界面、建筑空间或景观园林等)的基础上,既要有艺术化表达,还需有严谨的专业技术支撑——同时定义好这两重功能才算是正道。因为光必须要依附于被照物来进行创作与表达,最终灯光所展现的其实是我们身边的环境之美,而不是”为灯光而灯光“生硬的去创造一个视觉焦点,在实际案例中,灯光很多时候往往是“锦上添花”的角色。

编:就是服务于其他主创设计师吗?

黄:这么理解也没错。除了设计师外,有时候业主也算“主创设计师”的。实际上,事物总是朝着复杂化、关联性的方向发展的,连未来的经济模式都向“跨界共享或跨界整合”去发展了,绝大多数的人都需要以提供服务为生,同时也会需要他人的服务。我觉得设计师的竞争力应该是”服务品质更高、实现的价值更高“。

编:您对这次展览有何预期?

黄:跨界,协作。设计是共通的,区别在于细分的专业基础不同,但本质上是追求美好的一种意愿,以及确保其品质的合理规划。我们需要有这么一个平台,为达成一致目标,多个领域的设计思维在这里交流、碰撞、激发、绽放,探寻更多的可行性及可能性。这个展览,就是我们抛出来的一块砖,我们把目标放在一个个小小的灯光装置上,就先做出点意思来。同时,我希望这个展览以后能延续下去,这样,就有更多机会和其他领域或专业的设计师们携手,共同探寻创作、设计的乐趣。

——对话建筑师 冯果川

image003

冯果川作为一名建筑师,在积极参与建筑实践的同时,始终保持着对中国城市和建筑的反思和批判。其建筑实践是以积极的态度与权力和资本互动,尝试以专业技能影响和揭示当下大规模空间生产的具体状态。批判角度主要为空间政治学,关注意识形态以及资本在当代中国城市中的运作轨迹。

同时,作为一名拥有诸多设计品的著建筑师冯果川对儿童教育具独特见解,并积极投身实践成功举办多次儿童建筑教育活动带领导师团队开设各类公开课、工作坊等,普及建筑基础知识提升美学教育。如中心书城“深圳 晚八点”栏目儿童建筑教育公开课、大浪社区留守工作坊,前海“小小规划师”竞赛等。

image004

(灯光装置《白非白》 / 冯果川&黄武军)

作品概要:“眼前的黑不是黑,你说的白是什么白”——视觉成像与色彩混合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一面白墙上,有一个白色的圆形光斑,却在放置入干涉物之后变幻出了色彩……人和光影互动的体验,趣味中探寻色彩本质的小秘密。主创设计师冯老师告诉我们,每个秘密都由你来自行发现哦。

编:《白非白》是冯老师您主创的装置作品,想听听您的创作意图?

冯:作品《白非白》灵感来自彩虹。阳光本来是显色最好的,很直观的白光,通过色散我们了解所谓的单一颜色其实是多种颜色的混合。但由于人类视网膜的特点,所以人理解到的所有颜色,都是三基色混合成。这个作品就是想让大家理解到人眼观察到最简单的白颜色其实是一种复合颜色。这里我们通过装置,把它空间化的展示出来。

编:实施过程中有遇到一些困难吧?

冯:实际上我们还有很多构想,比如说投影附着物的材料选择,如果是半透明的材质那就会在光照面和背光面有不同的感受;我们还想过投影面做成半球形凹面,使得影子投影上去会变形;最后因为预算和工期比较紧张就放弃了,做成了现在的平板。

编:通过这次协同创作,您个人有什么感想?有什么话要对广大的照明设计师说吗?

冯:其实,建筑师和照明设计师都是塑造人们视觉的体验,这是共通之处。然后大家的工作有非常大的结合,但是我们现在的合作还是太少了,希望以后能有多一些机会合作。

编:您如何看待城市、建筑、光与人之间的关系?

冯:我觉得对城市、对建筑的体验,很大一部分是依赖光的。白天靠日光,晚上靠人工的灯光,光环境的变化会给人对城市的理解带来非常不一样的感受。就这点上来讲,光是连接建筑师和使用者的一个重要媒介。我如何向使用者传递我的设计理念?城市如何向公众传递城市精神理念?——光是很重要的媒介!光的创造性、思想性、文化性是非常强的。

编:城市夜景的主体是建筑,您希望灯光设计师在设计构思的过程中如何去对待筑?

冯:我们刚刚提到的这个建筑,白天是靠日光,晚上是靠人工光源。所以晚上做的夜景的人造光源其实构成和建筑在白天日光下效果的对话。不要孤立的去做的一个夜景,我们做夜景的时候想着白天的样子。它是一组互文,虽然做的是晚上,但是却是和白天的一个对话,它有这样的一层背景在里面。以后我们做灯光设计可以多考虑考虑,它跟白天的一个对照的关系是什么。

编:建筑的设计需要各个专业配合,您希望灯光设计在什么阶段切入?

冯: 当然最好是概念设计阶段就切入。人造光源也可以塑造空间的,虽然我们这次作品没有往这个方向去做。建筑概念设计阶段,灯光设计塑造的空间可以和建筑设计塑造的空间融合到一起。

编:能形容一下你理想状态中的城市夜景应该是什么样的?

冯: 从我的角度讲可能会刻意去淡化“理想的夜景”这个词。因为像我这样的建筑师并不是要把自己的理想投射到现实中,我是去投入到一种群体性的工作中,我并没自己的理想要去完成——或许可以理解为“相对理想的一种工作方式”。城市夜景的这种工作除了建筑师、灯光设计师的合作,可能还有艺术家、科学家、甚至是一些别的知识背景的人参与进来一起去工作,我觉得这样的过程更意思,至于最后结果如何不是特别重要。

编:从建筑师的角度发出,您期望哪些有意思的灯光材料、照明技术能有突破性发展?

冯:怎么讲呢……其实人最不容易面对的就是:真实!而灯光的设计,很多人觉得非常的虚幻,好像它是反真实的。但是再想深一点,其实我们也是在质疑什么是真实的,我们关于真实的定义更是不断在变化的。所以灯光的技术最有意思的是,它提供了一个让我们认识世界的独特角度。因为人都是通过视觉来观察世界,但有时候眼见未必为实,这打破我们固守的一套模式。所以我觉得光可以帮我们更深刻的理解这个世界,挖掘比如什么是空间、时间、世界的本来面目——也许不是单一的面目,也许更复杂。就像我们的作品《白非白》,你一看就是一个白色的光斑,再一看它其实是复合了各种颜色的,最后你理解到它回归单一是以一个复杂的方式回归的结果,虽然结论相同,但你对世界的理解已经多了一个多层次。可以说,灯光技术能够帮助人们认识世界。

——对话建筑师 磨艺捷

image005

磨艺捷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GDS工作室总监

1996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从事建筑设计20年。非典型建筑师。最大限度探求并体验这世间奥秘的一切事物皆开怀拥抱,且,独乐不如众乐也。

image006

(灯光装置《陋室铭》 / 磨艺捷&陈晓涛作品

作品概要:城市之痛,痛在个体生存空间的压榨。我们关注城市高密度低收入人群的居住环境。刘禹锡陋室三迁,写下《陋室铭》,表达其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怀。我们借设计之力,利用最常见的灯光,设计独特的灯罩,在不见天日之陋室墙上投影出连充满古韵的门窗,古代圣贤并不遥远,就在那窗扇之外,咫尺之间。让身处陋室之众以苦为乐。我们希望作品能真正走进生活于困顿的人群。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转化成精神力量。

编:您的作品的最想表达的是什么?

磨:来源于对中国社会现状的思考,中国社会现状有两重性,一是作为一个千年古国,厚重的历史对国人的影响,二是从西方引入的现代工业社会秩序与古国的矛盾与融合。希望用作品反映这种两重性。

编:遇到过技术问题吗?

磨: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对光的控制。建筑师对光线很敏感,但是如何通过技术手段达到想象的灯光效果却是门外汉。所幸灯光设计师给了很多宝贵意见,使得我们最终呈现的效果比预想的还要好。这是建筑师和灯光设计师跨界设计的最大价值吧。

编:作品完工花了多长时间?您满意这个作品吗?

磨:作品的构思时间很长,因为不想做一个单纯的艺术装置,希望能融入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以及探索解决方案,所以对作品思想性的探讨时间很长。但是构思完成后,实施只用了几天时间。通过与灯光设计师的合作,感觉有一些惊喜。

编:那想对灯光设计师说点什么吗?

磨:文化从来都是在流动中发展繁荣,本土原创设计界需要有更多的跨界合作,打通任督二脉,才能繁荣创作,让属于我们自己的设计语言繁衍壮大。希望有越来越多这样的设计交流活动。

编:站在跨界的角度,您怎么去理解“光”?

磨:没有光,就没有人,没有建筑与城市,没有空间与时间。我当年之所以投身于建筑设计行业,并且一直坚持到现在,也是因为小时候看见阳光投射在建筑上那瞬间的感动。我们塑造建筑,其实就是在设计一个光线的载体,让无形的光在有形的物体上得以显现。有光,就有世界。

编:那咱们再继续跨界,如何去解读“设计光”?

磨:灯光设计师在现在的建筑设计里是一个配角,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建筑师做好了一个建筑后,让灯光设计师为其建筑增添色彩。而我觉得未来的灯光设计师是双向的,在策划一个建筑的初期,就和建筑师一起共同规划日夜的室内外光线需求。未来的建筑设计任务书里会把灯光要求也写上去,不是技术层面的灯光要求,而是对于室内空间以及城市空间的畅想。现在我们对建筑空间的理解,都还停留在自然光加局部灯光补光的肤浅理解上。

编:给灯光设计行业提点建议吧。

磨:如上所述,灯光设计应该在建筑设计草拟任务书阶段就切入。比如博物馆、画廊这样对光环境要求比较高的建筑类型,灯光设计的切入会比一般建筑要早很多,当然这还只是提留在灯光的物理特性层面。等到建筑设计理论再发展到一定高度,灯光设计提升到辅助空间设计的高度,那么可能所有的建筑都会有相应的灯光设计要求了。

编:对今后的城市夜景有什么构想?

磨:现代城市对于中国人而言其实还是一个陌生的东西,中国城市化进程太快,大多数人只是因为生存的原因从农村来到城市,或者原来居住的小城市在十几年间膨胀成一个畸形大城市,因此不得不被动的接受一个快速发展城市的一切,还没来得及思考什么是好什么是对。理想的城市夜景除了满足最基本的交通及安全功能外,除了满足中国社会最常见的政府职能城市宣传外,还有什么精神层面的追求,这个课题几乎是空白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芝加哥的城市夜景,这不是一个乌托邦城市,也充满了各种问题,各种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但是最打动我的是无论白天还是夜晚,城市设计都力图保留及表现这种多样性及历史性,而不是追求统一与无瑕。比如芝加哥有很多当年城市大发展的时候为解决交通而建的高架桥,在城市改造及更新过程中,芝加哥并没有唾弃这些很容易产生安全隐患并有碍城市面貌的高架桥,反而将其设计成了芝加哥的特色。尤其夜晚,当黄色的街灯印照着那些有着复古花纹的铁桥,让人仿佛回到蒸汽大时代,这就是芝加哥这个城市的独特魅力所在。反观我们的城市,也是如此,在历史里寻找出路,改造更新,比拆掉重建更好。这也是我们的城市夜景设计原则吧。

编:那灯光的技术发展方面呢,有什么期望?

磨:几年前我接触了英国AA学院的教学课程,他们在参数化的研究里放进了光线参数,通过人对光线的感应生成了参数化的建筑空间和形体。就如同非洲草原上那些大型的蚂蚁巢穴,是结构、生活模式以及光线、风压、雨水收集等自然因素的参数化形态集合。我在想,过去因为技术的原因,我们对空间光线的包容度很高。也许未来的建筑是由人的感情来控制的,开心了,空间变大,光线明亮,伤心了,空间收缩,变得温暖,光线也柔和起来……

 

——对话室内设计师 陈岩

image007

陈岩

深圳市山石空间艺术设计有限公司 设计总监 / 山石室内设计(香港)事务所 设计总监

高级室内建筑师 / 深圳室内文化研究会 执行会长 /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深圳专业委员会 常务副会长 /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全国理事

image008

(灯光装置《人·灯光·情感》 / 陈岩作品)

作品概要: 我们渴望在作品中能打破传统造型的窠臼,侧重于探索光和空间、光与人的关系。通过人对光源、色彩感知的敏感性,并借助玻璃对光的反射与折射效果来设计挑战极致的视觉享受和全新的情感体验。多种色彩光影在有限的内部空间更迭交错,使平凡的场所变的动感迷幻。步入其中,仿若置身于东方流光溢彩的万花筒,于多镜面视角中带来自我的反思。

编:您作品的灵感来自哪里?想表达什么?

陈岩:作品灵感来源于玻璃与光影两大元素互相辉映的美感。想表达一种真实的艺术灯光设计美学,在色彩斑斓的光影、充满交融感的空间中,人们通过视觉和身体的感知体验在此进行自我思考,或快乐、或平静、或忘我…..

编:实施起来难不难?花了多长时间?

陈:当然有,“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如是说,所有实施前的构思及设想、都需经历不同光源、材质等一次次调试的实验过程,才能达到最接近理想状态中的灯光呈现效果展示。作品由设计到完工,大约耗时一个月。

编:您自己满意吗?

陈:每个作品都不是完美的,也无法做到完美,都会有缺憾,但往往有时这种缺憾反而造就了另外一种你意想不到的美。整体来说,这个作品做到了我对空间、光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探索表达,有趣、真实,还算满意。

编:希望灯光设计师如何配合项目?

陈:简单来说,要“尊重建筑、理解建筑”。即为在进行夜景灯光设计之前,灯光设计师需要先了解建筑设计的构思和意图,进而把握建筑整体的结构、色彩与文化属性,感知建筑的在城市中的尺度;再将其精髓通过灯光的重新塑造加以展示,进而追求灯光艺术下的创新设计与享受。

编:如果您需要灯光设计师的配合,大概在什么阶段?

陈:当然是在建筑设计初期同步切入,来以此规避掉建筑空间照明缺乏理性设计及对受众群体的考虑的因素存在,做到建筑与灯光设计的完美融合,再现建筑的个性与灯光优美的意境。

编:您喜欢什么样的城市夜景?

陈:我理想中的城市夜景应达到功能性、文化性、艺术性兼备。即在照明功能合理的基础上,不仅要有其显著的城市风貌和地域文化特色,需更具人性化体验光感和光文化艺术美学氛围。

 

最后,被访的主创设计师们表示,期望以这种开放式体验及互动展出的形式,让展览更具趣味性与探索意义。同时,通过现场展览、设计分享会、互动工作坊等多种活动形式,让市民更多的关注到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灯光需求,了解灯光的基础知识,体验灯光妙用,并让各专业领域的跨界人士了解光媒介的应用,真正让“光”的设计走进生活、立足生活、改善生活。

展讯:

image009

 

Submit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Your name is required

Please enter a valid email address

An email address is required

Please enter your message

Luce Design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34587号

Baidu
map